
常聽香港流行歌曲,一定知道林夕是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作詞人。
《富士山下》是林夕2006的作品,2007在台灣以《愛情轉移》為名發表,兩者都用了大量的隱喻情境來說明某段經歷,不同的是粵語版有強烈的故事張力,中文版有誇張的時空跳越感。我個人偏好前者,因為一個簡單的故事被說的很有意思。
陳奕迅︱富士山下 曲:Christopher Chak︱詞:林夕
攔路雨偏似雪花,飲泣的你凍嗎
這風褸我給你磨到有襟花
連調了職也不怕,怎麼始終牽掛
苦心選中今天想車你回家
原諒我不再送花,傷口應要結疤
花瓣鋪滿心裡墳場才害怕
如若你非我不嫁,彼此終必火化
一生一世等一天需要代價
※誰都只得那雙手,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
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曾沿著雪路浪遊,為何為好事淚流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何不把悲哀感覺,假設是來自你虛構
試管裡找不到它染污眼眸
前塵硬化像石頭,隨緣地拋下便逃走
我絕不罕有,往街裡繞過一周,我便化烏有
情人節不要說穿,只敢撫你髮端
這種姿態可會令你更心酸
留在汽車裡取暖,應該怎麼規勸
怎麼可以將手腕忍痛劃損
人活到幾歲算短,失戀只有更短
歸家需要幾里路誰能預算
忘掉我跟你恩怨,櫻花開了幾轉
東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遙遠《Repeat※》
你還嫌不夠,我把這陳年風褸,送贈你解咒
男人想分手了,選在情人節當天,用一種很詭異的態度和很哲學的說法提出,其中說的人生體會包含某些我們常聽的道理,在這樣的氛圍建立之下突然顯得矛盾而且衝突,有點似是而非,鋪陳之後反而出現很多的思考空間,不像《愛情轉移》那樣的果決明確,《富士山下》的灰階表現,是我喜歡它的地方。
我個人認為林夕也會是一個很好的導演,在詞寫完的同時,故事行進、角色情緒、氛圍場景等全部精準定位,Carl Fernandes(註)與林夕同樣神乎其技,但林夕除了天份之外還多很多的人生體驗和觀察累積。陳奕迅的聲音做了很棒的演出,讓歌有了很強的生命力,還有一種低調但強悍的渲染力。
《富士山下》MV:http://www.youtube.com/watch?v=OsiccHRB9OE
註:參閱舊文《搖滾夢之神乎其技》,對林夕作品有興趣者請自行維基,另外要如何把音樂PO上來呢?有辦法的也許可以通知一下。
林夕︱富士山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