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隱約的進行,妳持續說著接下來的事。
戀愛的時後MSN是一種溝通工具,即使到了戀情斷線宣告終止的最後段落,MSN仍然保持連線,上線時跳出的暱稱及狀態,反應彼此當下的心理及生活情境,這點在戀愛時讓你隨時能掌握對方的情緒和蹤跡,而失戀之後竟也成了某種宣告和口號,例如他剛剛談跳出來的顯示:「缺口原來也是出口」,一看到暱稱妳忍不住又開始聯想,原來少了妳的缺口竟成為他所謂的出口,突然止不住的悲傷襲捲而上,剛結痂的傷口又再度裂開。最近,妳會隨著暱稱開始調整妳和他之間的交談語氣,如果他很平淡,妳就裝的開心,如果他有點輕微失意,妳也會帶著淡淡憂愁,妳發現自己現在比以前還在乎他的情緒反應…….
一直到現在,妳還是捨不得封鎖甚至刪除他的帳號,於是他每天更改的暱稱漸漸的變成一種折磨,妳原本以為自己能夠輕易的將手放開,提出分手是因為無法解決的相處問題,既然已成僵局,各自重新開始也未嘗不是好事,就讓妳來做好了,在感情的世界裡妳是當慣了主導者,妳相信自己夠勇敢解開問題,只是,你沒想到他真的答應,而且很快的搬了出去。
這幾天,他的暱稱有了簡單的變動,平常不過的字眼組合,卻在辦公室裡惹得妳幾乎崩潰,不顧旁人的眼光,淚眼決堤。「~~happy Saturday 9~~」,看到他的暱稱在週一上班時的改變,妳開始猜想分手後的週末他是怎麼度過的,「混的好的單身男人,週末有無限可能!」,妳突然想起我曾告訴過妳的話,並且套用在他的身上。「有了喜歡的美眉陪伴?」、「週五可能是去夜店看正妹狂歡了?他一直想去的!然後週六吃飯、看電影,一定有上床了?」,我可以感覺妳的焦點都是後面的上床情節,那是妳從前不願意投入,現在沒把握滿足的部分,因為一次分手,那些他曾抱怨過的缺點陷一項一項都變成傷人的弱點,妳說:「如果上天肯給妳們再一次機會,妳願意委屈願意改變自己!」,有什麼缺點不合適的地方妳都能配合,就算是你最不喜歡,最難溝通的性關係。
聽到這裡我沒有做出回應,也許是因為不知道妳需要的是安慰還是幫腔。離開座位起身之前,我只是簡單的提醒妳,分手是事實,雖然幾個月來妳不斷的學著調適自己,在未來還沒有來之前,過去要先找到出口過去。妳34歲,幹練聰明,經歷過幾段感情,這些事很快會淡,變成妳不太願意提起的另一段。
後記
又過了半年,分手的消息仍在妳的封鎖線內,也許是因為自尊的關係,被甩了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更不想面對那些同情成份居多的安慰,「怎麼會分手的呢,之前看起來不挺好!」,「大概有人劈了腿,或者第三者介入吧!我就說她的姿態太高,沒有男人能夠忍受的」,「都34歲了,再來要找一個好對象可不容易呢!」,一個人的時後你總是不斷揣測著其他人的想法,你說服自己沒什麼好介意的,但卻又克制不了的鑽起牛角尖,更或者是因為你根本不想提起,更不用說和親朋好友解釋這其中諸多問題。
34.5歲,一個極度危險的年紀,愛情一但失去好像就有再也找不回來的可能性。分手之後,任由警報拉到麻木,原本交叉相疊的生活圈少了他,似乎變得空洞起來。你開始發現下了班不知道去哪裡才好,原本約好一起吃飯的同事只要臨時變卦,下場便是一個人孤單的街頭遊蕩,不管週間週末,躺在沙發上看重播影集是最最方便,不費力氣的消遣,放假呢,現在變成妳最不喜歡聽到的字眼。
妳失戀了,痛不欲生(下)
妳失戀了,痛不欲生(上)
專家說,失戀的年紀應該越年輕越好。
這種說法把失戀當成是一種疾病疫苗,及早接種就能及早預防,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年輕所以抵抗力強,恢復力高,當其他併發症狀來襲時,心臟這塊肌肉也能全力抵擋;這裡的失戀指的是被人拋棄、痛撤心扉的那種。失戀除了錐心刺骨的傷之外,還有許多排山倒海的併發症狀,某些年輕的時候並不覺得痛苦的部分,一過了30,就變的難以忍受,就好比這一陣子,妳失去了寄託,生活單調空虛,孤單而且乏力對抗,心的復原能力變的極差,像老人的骨質一樣硬而且脆,斷了就再也無法復原,分手都已經過了6個月又4天了……
下午,妳撥了電話約我在工作室附近的咖啡店碰面。點了Frappuccino之後,說著這幾天來折磨妳的種種苦痛,我看著妳描上細緻眼線的眼睛急速泛紅,條裡分明的說著不改秘書本性,不時的用面紙擦拭,注重外表的妳即便傷心欲絕,仍不忘保持眼線完整的禮貌性。2個小時經過,桌上的咖啡杯仍舊停在服務生端上來的第一個定位。
妳說相處之間遲遲無法解決的問題終於在多次的爭吵、隱藏後爆發,說到這裡,妳的情緒仍然控制的很好,直到你說了下面這句:「我沒想到他竟然敢答應跟我分手!」,緊跟著眼淚才潰堤奔流,這就是妳傷心欲絕的理由吧!一種不甘心的眼神在淚水之後閃爍。從來也沒人跟你提過分手,包括這一次在內,在愛情的世界裡,妳是Queen,總是處於上風,「我們不適合,分手吧!」,這句話由你說來再合理不過,印象中那些男人妳都不甚滿意,妳的說法總是止於順眼談的來而已,畢竟他們都不是騎著白馬的王子,更不是腳踏七彩雲朵而來的英雄,於是分手兩個字在十幾歲的時候說的勇敢,二十幾的時候說的果斷,你看過幾次不同男人的反應,雖然有點不捨,但妳總是告訴自己一定非得硬起心腸,這是無可奈何而且唯一的解決方法,只是這次不同,這是你第一次感覺到痛,還有妳,34足歲又過7個月了,已經。
原本索然無味的愛情,直到結束才湧上諸多酸甜苦澀,不是說人對痛苦的記憶比較深刻?怎麼此時在腦海中翻轉紛飛的盡是快樂的畫面組合,怎麼回事?哪來那麼多快樂可以回憶?不應該是現在想起的!時候不對,過去越甜蜜反倒現在越痛苦了,「能夠相安無事多好?」妳說;妳一點都不怕分手,也從沒想過他會選擇離開,或者像妳平常對他的態度一樣篤定的說:「我諒他也不敢!」,分手前幾個晚上,妳還覺得他超像網路上說的犀牛化男人,一種僵化、感官遲鈍到不行的動物,妳覺得愛情已經變成感情,綁住彼此的只剩責任和無力感,其實妳不只一次的問過自己是不是該分手了?然後你說了,結果他認了。
痛覺在斷了之後像驚濤駭浪般一浪高過一浪,而且越來越難以忍受。
Miss Shark︱櫻花篇
客戶:Miss shark
片名:櫻花篇
廣告代理:展邁核創
創意:許文宗
製作:寶淳製作
監製:王遂平
導演:許文宗
製片:林志銘
製片助理:Jerry
攝影:王小寶
攝影大助:重雄
燈光:小朱
燈光大助:阿修
平面攝影:Comus.studio
剪輯:老江
美術:王子
梳化造型:恩慈
TC調光:布丁
CG:賞霖
後期/D1:姜媽
音樂:七號
演員:Akemi 香月明美
對我來說,這是08年最重要的一支片子,也是暫別free生涯的休止符,還挺美的,我個人覺得。
閱讀過先前筆記本的就會發現,我的片子好像大都在「小成本」和「普通小成本」的製片範圍裡打轉,但是這一支例外。倒不是說簽價有多麼不小,事實上這部分導演也不會太清楚,說它例外的原因只因為監製的情義相挺,對一個free的導演來說這是一件多麼珍貴而且值得炫耀的事。在導演的堅持下,他花了很多錢。這麼講可能感覺不出他的情操有多麼偉大,換句話說好了:「他花了很多錢,而這些錢本來應該在他的口袋裡面」。
你說,不景氣的年代這樣的情操,是不是值得起立鼓掌,從記得的幾次會議結論講起好了:……
1. 場景設定由原先製片組找出的實景改成棚內搭景。
2. 重要道具幾欉小櫻花梗也在導演死皮賴臉下變成兩株二樓高度的大櫻花樹。
3. 負責這兩大區塊的靈魂人物-美術大爺,經由導演強力提名下成為王子,所以整個規模在導演和美術兩造擠鼻子弄眼睛之後,也跟著變大了一點點。
4. 服裝由造型首次提出訂製的台式和服,換成只有日本師傅會穿的正統和服,這其中還得加上師傅到場的人工費用。
5. 其他瑣碎項目,如兩種尺寸的純手工紙櫻花瓣三箱、高級藺草塌塌米數塊等等,不多加贅述。
6. 值得檢討還有從內製會議開始到交片結束的這段時間,提供導演無限暢飲的左岸奶茶,也是筆不小的花費。
關於以上諸多事項,本人在這裡鄭重表達絕對不只十二萬分的感謝。
在腳本第一次提案的時候,監製對於我的創意切入提出疑問,因為這牽涉到導演方法,他老兄一臉狐疑的問:「咦,你不是比較擅長搞笑?」,結果逼得我不得不鄭重聲明:「這才是我的Tone!」,講到後來才千交代萬拜託的請我不要搞砸,本人深刻的體認到,這樣下去搞笑路線將會變成「我的痛!」。不可諱言的,過去的某些台味兒片型當然也是本人的手路菜之一,但不表示我最擅長的就是這種調調,圈內人就能明白,導演這個職務,很多時候也只是被成本和客戶掐住脖子的執行者而已。
對於這支片裡幫忙加分的各位,我要對你們說聲謝謝,包括寶哥、王子、布丁還有姜媽。感謝發自內心,對你們來說也許只是去年經手的諸多片子之一,對我來說卻還有其他意義存在,這是小白鯊系列的第三支廣告,話說白了就沒意思了。對廣告導演而言,持續有新作品露出除了維持導演生命之外,還兼具連繫製片公司及代理商的內隱價值。
如果沒有這支片,我的08年,會空洞的有點可怕。
愛之味冰燒仙草︱倆相好篇
客戶:愛之味冰燒仙草
片名:兩相好篇
創意:許文宗
製作:大演製作
監製:呂岡易
導演:許文宗
製片:劉恆毅
製片助理:小諸、子涵、阿岳、志敏
攝影:小邱
燈光:周師仔
剪輯:三益
美術:王子
片場:利達
梳化造型:慧芳
TC調光:幸弘
D1:如瑩
音樂:利達
演員:BY2 / Miko、Yumi
嗯,大人的邏輯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比市場更加詭譎多變,特別當是這樣的邏輯並不存在於我的生活經驗裡的時候。
我呢,還是太嫩,還要學的還多著呢。
三好米︱折腰篇
三好米 青春肉體篇 from monkey.koe on Vimeo.
客戶:三好米片名:折腰篇
廣告代理:博上
創意:Monkey & Jungle
製作:大演製作
監製:張國書
導演:許文宗
製片:呂美潔
製片助理:小諸、士偉、羅智敏、子涵
攝影/燈光:李進忠
剪輯:魏如涵
美術:孟文
梳化造型:慧珊
Casting:朱珮瑩
TC調光:亞欣
D1:尚怡
音樂:凱帆
演員:馮彥霖、徐千惠
第一次拍古裝片,從服裝、道具到場景,很多事都讓我覺得新鮮有趣。
服裝造型參考歷史書籍,圖片擬真大概八九不離十,貼貼鬍子、戴戴頭套,像不像三分樣,場景是其中最難的部分,先前找來的古裝景,結構上看來都是閩南建築風格,不管怎麼陳設怎麼假裝,感覺就是清末民初的年代,距離陶先生生活的時空背景很遠,到了中影這樣的感覺便消失了,原因還是出在場所精神不滅定律,導演的要求很簡單,綜合所有條件來看,把最接近我們的清朝味兒去掉一點,管他唐宋元明,是不是東晉好像也無可厚非,只要年代夠遠,味道自然就會出現……。
至於陶夫人的角色服裝以及腳本裡青春肉體一詞,純粹是廣告趣味使然,業務端有客戶考量,導演多說無益,只要能在趣味和低級趣味中找到平衡點,不引起其他人等無謂的反感就好了。當然,結果也只是一部小成本廣告片,不必像電影那般考究,否則東晉末年的穿著擺設可能會搞死一大票人。特別是創意提出的問題:「晉朝好像是矮腳桌椅耶?」,我知道也想做,但在經濟成本等現實面之下似乎也沒有多餘的可以力量支援,就像原先發想腳本的演出以李國修和林美秀為藍圖,然後呢?每次想到這裡,耳邊好像聽見大嘴巴樂團不停重覆唱著:「結果咧,結果咧……?」,結果咧,近在眼前。
拍攝現場有一個很對我來說很特別的點,製作TEAM裡同時有三個學妹,製片美潔、美術孟文還有Casting珮瑩。在廣告製作體系裡,母校的畢業生還在圈圈裡活動的,也算超熱血的頑固分子了。第一個Cut開拍,「現場準備,開機。」,隔著機器有一段距離,傳來美潔喊口令的聲音,讓我的想法瞬間被拉回好久以前,眼睛看著監視器裡的影像越來越模糊,腦袋裡倒轉的畫面卻越來越清楚,我們都有共同的經歷和結論,在學校的那幾年是一段非常快樂的日子。
美潔個頭不高,看起來柔弱的小女生,一開機工作立刻變的果敢強悍;孟文話不多但很有想法,總是安靜的站在第一線配合鏡位專心調整場景陳設;珮瑩總是掛著友善的笑容,除了演員管理還拿著相機東拍西拍,嗯,開過月會之後我終於知道那些照片是做什麼用的。不同職務不同扮相,我突然很想大叫:「你們趕快看,這就是我們學校的樣子!」,你們都很棒,朝陽以妳們為榮。 Read more!